2018经历xsc后,谈谈我对择校的一些看法
2018经历了太多,除了抓孩子的学习,择校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步。
一、能上原直属学校的,加把劲上!
师资力量来说,原直属的整体师资力量那是绝对不用说的,有家长说自己孩子是PW,就不去高攀了吧,但小升初就是充满了逆袭和坚持的神话,如果想安逸一点可以选择划片或者一些普通学校,但小升初不拼一拼,单车怎么变摩托呢?我是希望孩子在小升初里能成长的。
生源来看。大部分NW,都被原直属捞走了。即便自己娃不是第一梯队的料,但整整三年跟着第一梯队的娃混,起码不当井底之蛙。
而且原直属初中里的教学资源更丰富,成长平台更大。
有机会上原直属初中的,为什么不先拼一拼呢?
二、业主班可做保底,考进去的更被重视。
尽管现在“三对口”划片入学,但很多学校都是有专门的业主班。业主班进去了并不是一个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好的师资一定是集中在重点班的。
比如两江巴蜀就业主班的学生是不能转进实验班的。学校的重点班里大都是手上过的学生,如果你有划片指标进某个名初中,不如先让孩子去参加这所学校的招生考,能考进重点班的,不必动用划片名额。
三、择校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家庭的事
有时候自己择校的意愿与孩子的相悖怎么办?坐下来倒杯茶,一起谈谈:选择这所学校的优劣,12为什么想读这个学校。初中三年,是12要读的,我们喜欢的学校不一定是他喜欢的,不能一味纵容他择校,但也不能盲目否定他择校。
决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我当初定目标校就带着12去走了很多名初中,看环境设施,看学风,在食堂找学生问问感受。最后你和12间的相互协调,才能选出最适合他的学校。
以上仅为个人经历小升初后对择校的一点粗见,希望能对其他家长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