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奥数网

最悲哀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北京家长帮 2017-10-12 16:05:26

  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越来越多的父母,相信阶级跨越必须先对下一代“富养”,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前段时间的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文章刷爆朋友圈。

  许多家长对这篇文章表达了共鸣:现在的养育早已不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面了,想要孩子出众,投入在教育上的时间、精力与财力,不是不想省,是不敢省。

  然而,寒门的“富养”却未必完全如人所愿。

  前两天,浙江义乌一母亲每月给孩子1200元生活费,却遭到孩子的埋怨和反对。

  “孩子居然问我,1200块要饿死她吗?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记者询问后发现,这个家庭并不宽裕,而且1200块并不包括衣服鞋子等花费,手机、电脑、旅游大宗支出另外给钱,这1200只是平常的伙食费用。

  有媒体总结了各地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其中大部分省市的消费均在一千元上下。

  从数据来看,1200元完全能应付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开销,但孩子只觉得父母理所当然应该为自己提供最好的生活,和同学的高额生活费一比,仍然心生埋怨。

  普通家庭,父母节衣缩食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换来的是却是孩子的自私自利,虚荣无度。

  最可悲的教育,莫过于寒门养“贵子”。

  有时候,父母拼尽全力给孩子的所有,在孩子看来只是将就。

  家庭是大部分年轻人生活费的最主要来源。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年轻人,用父母半辈子的积蓄为自己构筑好了生活,却反过来以私人空间的名义把父母驱逐出去。

  我一个初中同学,自幼没有父亲,母亲一人将其拉扯长大。

  他妈妈总是给他买最好的礼物、穿最好的衣服,生怕他低人一等。他自己也争气,考上了南方一所重点大学,在那个城市找了工作,寻了良缘。

  结婚时,母亲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给他们买了房,本以为接下来就可以享福清静,谁知道家庭纷争不断。

  儿媳妇坐月子时嫌弃她不会做饭,嫌弃她不会说普通话,嫌弃她嗓门太大。开始时儿子还帮衬自己两句,渐渐地,老太太看出了儿子的为难,不得不重返老家。

  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大都吃了很多苦,都穷怕了。为了孩子今后能活得轻松,“富养孩子”的理论被无数家长奉为圭臬。

  孩子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小小倒影,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谈吐不凡,姿态优雅的王子公主,养尊处优,岁月静好。

  但是,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去假装身处在某个阶层。装得再真,也是假的,骗不了别人,只会误了孩子成长。你以为你倾尽全力给孩子物质,迷信孩子要富养。结果养出来的不是精英,是白眼狼。

  有这样一则新闻,重庆一名13岁的小学生沉迷游戏,偷拿父母的养老钱,一个半月就花掉21万。

  养女方知世道险,养儿方知挣钱难。孩子知道自己的欲望,伸伸手就会被无限满足,不但不感激,反而升米恩斗米仇,对不能满足需求的父母恶语相向。

  他们做不了吃苦的工作,又成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想来想去,最简单的活法还是坐在家里啃老。

  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某,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在向人低声下气。

  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活得青春无敌、过得光鲜亮丽,却嫌弃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这些悲剧都在警醒着我们,娇生惯养的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