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奥数网

北京八中初中部:优秀学生是如何培养出来?

中国教育报 2010-10-28 10:03:42

  引言:中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生理逐渐成熟的阶段,怎样才能够使学生和谐成长,北京八中初中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示范。

  学习成绩不是学生成长的唯一,更不是终极追求目标;学习成绩常常在学生的均衡成长中能够得到最佳“发育”,单纯抓教学,常常欲速不达;学生学习成绩也常常是在教师的均衡发展中得到最大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德行示范常常使学生受益终生,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也;校长的追求常常是一个学校的追求,校长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也会被纳入相应的轨道。这应该是北京八中初中部发展的真谛吧!

  中学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

  “钱学森曾说,在我一生道路上有两个高潮时期,其中6年的师大附中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钱学森亲笔写下对他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其中师大附中的教师就占了7个,由此可见,中学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北京八中初中部校长张凤兰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八中初中部教育改革座谈会”上充满深情地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西城区教委、西城区教育工委等参会领导和教师,以张凤兰的新著《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为蓝本,共同探讨初中教育的成长规律和发展战略。

  北京的高中、初中、小学教育格局,曾被人描述为——铜头铁脚豆腐腰,是说初中教育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成长期,有着许多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教育工作的难度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结束,容易受到关注,而处于中间阶段的初中,则往往被忽视。“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北京市最好的初中之一,这也是八中初中部所有干部、教师的动力之源。”张凤兰在《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一书里,以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10年来的发展,反映了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感悟,并揭示了目前国内忽视初中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初中教育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培养优秀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特点,张凤兰强调“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始终以德育为先,把德育和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北京八中校长台峰说:“我们不会培养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书呆子,也不会以学习成绩来评价成功。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比赛,也不是为了拿名次,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以及过程。”

  培养优秀的学生就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只有把学校建设成团结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家庭,才能使每个人幸福快乐地工作和生活,才能促进教师获得最好的发展。”八中较早地提出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步的“双向成才”理念:教师不能总处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境地。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成就事业的要求和愿望,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代名师。同样,对于北京八中扶持33中学的成功经验,西城区教委主任田京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非常欣赏张凤兰提出的双赢观点,示范校带动八中分校——33中,没有影响自身的发展,却让33中学有了一个本质的飞跃,达到双赢,促进了西城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我认为这是北京八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一位毕业生的家长来信说:“初中3年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是没有请过一次家教,没有上过社会上任何辅导班,家长几乎没有翻阅过他的数理化书,平时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找老师解决,孩子在求学生涯中遇到这些情操高尚的老师是一生中最大的幸运。”这背后,是人们的认可和学校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八中初中部每年升入示范高中的比例逐年增加,2005年68%,2006年72%,2007年、2008年80%,2009年91%。欣慰之余,张凤兰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就学校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著名教育家、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在《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一书中这样评价:“八中以和谐理念作为支撑,致力于建立和谐互信的干群关系,和谐互补的教师关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谐互助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和谐一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和谐文化。”

  校长追求什么,教师就追求什么

  作为校长张凤兰从不给年级组下达升学的指标,也从不鼓励为了提高成绩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负担。“因为这有可能会造成老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其结果是既损害了学生的健康,也损害了老师的健康。”这种评价导向促进了教师合作意识的形成,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赢得了学生的敬重和喜爱。初中部3个年级98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这一项的评价,学生的满意度平均值达到了99%。在宽松的环境下,教师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能。2007年北京市举行初中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八中有8位教师进入决赛,获得7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人数名列全市第一。

  “我不赞成现在很多初中学校搞差别化教育”,张凤兰提出,“让每一个老师成功。要求每一个老师是成功的、是卓越的,因为孩子在老师手中有不可重复性,不可回炉。”八中初中部在分班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年级组长都在普通班任教,在教师的任课安排上,也尽量做到实验班和普通班交叉任教。因此,在八中产生了许多普通班学生赶上甚至超越实验班的现象。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朱旭东教授说:“精致化教学、精致化管理、精致化高效课堂造就了精致化教育,这是我对八中教育的总体印象。”

  学生均衡发展,教育更要均衡发展

  座谈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对西城区办学作了充分肯定,对八中初中部教育改革的突出印象作了总结:第一是注重服务和均衡发展,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第二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北京八中是中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目标的学校,素质教育的4个突出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与实践精神的培养。第三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八中初中部没有停留在原有的荣誉上,注意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让每一位教师不断进修学习。

  与此同时,王定华提出了3点建议,即注重内涵、探索教育规律,不能随社会的舆论改变其自身的路径;办出特色、体现创新性,不要出现同质化的局面;总结经验、发挥示范性作用。王定华还建议:“最好能把这些好办学理念上升到哲学层面,用很精辟的几句话概括,会更便于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

  “现在学校的教育改革囿于整个社会的教育追求趋于片面,在应试教育问题、学生负担问题等方面,往往陷于困惑而裹足不前,只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上。”陶西平在书的序言中认为:八中初中部的经验生动表明,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绝不能低估,一所学校只要坚持素质教育,完全可能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成长的平台。”

  “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这16字的培养目标,是八中已故老校长陶祖伟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令张凤兰欣慰的是,这个理念已转化为实践中的共识: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带来学生长远的学业进步,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相关阅读:

如何进入重点中学之北京八中

说说关于八中住宿班的一些情况

金老师和你说说韬光养晦的北京八中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