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中学历史
良乡中学始建于1945年,是我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质量较高,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区属重点中学。迄今为止,她已历经60个春秋,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三万多合格的毕业生。良中几十年来初步形成的办学经验,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9月,抗日的硝烟刚刚散去,良乡中学在良乡城内的罗府街诞生了。在这以后的数年时间,良乡中学几经演变。1946年,校址迁至东斜街孔庙内。1949年1月,良乡中学与晋察冀边区的北岳三中合并,校名定为北岳三中。1950年又更名为河北省立良乡初级中学。1956年,学校增设高中班,从此良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52年,阎爱众同志来到良乡中学,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53年在学校建起了能容纳千人的大礼堂,使学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在50年代中期,良乡中学曾因一大创举而闻名全国。那就是生物实验园地的创立。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良乡中学于1955年建立起了占地20亩的生物实验园地。园地分为大田区、果树区、实验区、蔬菜区。学生的劳动技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附近的群众称赞说:“良中的学生念书好,劳动也好。”良乡中学的这一创举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地中学、大学等教育部门纷纷前来学习经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为此拍摄了《生物实验园地》的新闻纪录片在全国各地放映。生物实验园地在良中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到1956年,良乡中学初、高中已经达到22个班,在校生1200人,教职工120人的规模。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间,先后有2000余名毕业生在良中毕业,其中一半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他们在农村锻炼成长,涌现出一大批生产能手,好会计,优秀拖拉机手,模范饲养员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友兰和侯隽。回族姑娘胡友兰回乡当了生产队长,带头打井,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62年高中毕业生侯隽听从时代召唤,毅然扎根农村,带领当地群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被评为全国先进知青代表,先后受到周总理六次接见。她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母校的光荣与骄傲。
2004年,良乡中学已发展成为一所面向全区招生的独立高中校。学校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2300多人。在校教职工242人,离休人员2人,退休教职工102人。在校教职工中,一线教师140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中级教师50人,初级教师72人。学校占地面积4.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多平米(其中教室7200平方米,实验室2800平方米,学生宿舍4000平方米,食堂2000平方米),绿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操场面积2万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后,良乡中学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从1985年起,学校拉开了大规模校园建设的序幕。到2005年的20年时间里,教学楼、教工家属楼、学生宿舍楼、科技实验楼、综合楼、专用教室楼等相继在良中校园里拔地而起。2003年至2004年学校又投入巨资对教学楼和实验楼进行了全方位的装修,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常年坚持不懈的绿化美化,如今校园内苍松翠柏,花繁叶茂,整洁、优雅的环境受到各界来访者的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房山区“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和北京市“绿色学校”。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校近10年来不断对原有教学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投资力度逐年增大。2000年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2002年至2004年所有教室都安装上了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电动屏幕、投影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有些设备已达到全市一流水平。教师办公室全部实现了电子备课。良中网站业已开通。目前全校已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以“为国育才 塑造人生”为理念,以“怀天下求真知 学做人” 为校训,形成了“以人为本,为培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奠基”的办学思想,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08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将良乡中学办成教育质量居全区同类校前列的优质高中校。
良乡中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在房山区名列前茅,在取消重点班之后高考成绩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年年有新突破。2003年和2004年的高考取得了恢复高考以来的最好成绩。2003年高考中大专以上上线率达到83%,本科指标完成率达到92%,大专以上指标完成率达到106%,2004年有25项高考指标居全区同类校之首,为房山区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良乡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一等奖;房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总支。先后荣获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还被命名为EPD实验校,北京市规范化学校,北京市红十字学校,“阳光心语”示范校。良乡中学正朝着建设一所人民满意的房山区优质高中校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