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奥数网

牛栏山一中介绍

网络 2009-06-26 17:59:50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创建于1950年,1963年和1978年两次被确定为市属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牛栏山一中办学业绩卓著、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面积280余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教职员240人,学生2500余人。

  经过多年发展,牛栏山一中形成了以"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文物保护区"为主体,与"文化广场、花园、林园"相配套的园林式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和谐。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达到一流水平,建有科技楼、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书院式图书馆、学生艺术教育中心;装备了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演播厅;构建了与因特网联接拥有400个计算机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有线广播、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现场影音采集三合一的开放式教育管理系统等现代化设施。

  学校屡次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进校、文明单位标兵等多种荣誉称号,被认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美育试点校、体育传统项目校。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牛栏山一中的办学经验,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思路

  科技教育是科技活动的发展和深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根据高中教育的特点和实际,确立以大课程为载体,全面实施科技教育的基本思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情感、科学方法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十五"规划,抓住创建"科技教育示范校"这一契机,建立和完善科技教育与四类课程相结合的结构框架和体系。

  2、强化教师的科技教育意识,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以及组织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的能力,塑造一个团结、进取、创新的教师群体,加快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学术型教师的转变。

  3、完善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加快校园科技教育环境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教育氛围,给学生以学科学、用科学的空间,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4、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确立科学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使之成为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具体做法

  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绝非通过一两种途径就能实现的。紧密联系我校寄宿制这一特点,我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课程的育人理念。大课程包含了四类课程,分别是:以学科教学为主的第一类课程;以选修课、活动课为主的第二类课程;以校园生活为主的第三类课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第四类课程。

  结合四类课程,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教育"学科化、活动化、生活化、社会化"的"四化"实施途径,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与"学科、活动、生活、实践"四类课程体系相结合的科技教育结构框架,使我校的教育科技真正落到实处。

  (一)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技教育"学科化"。

  科技教育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和明显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有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技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技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基础体系。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内涵,既可以巩固课本的基础知识,又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科技成果和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探索这些成果取得的途径,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材的延伸。在教材中,这些延伸的材料往往一带而过,而在实践中却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进一步引申,使之具体化,则可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好材料。

  例如:我校教师许成文辅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研究讨论了学校教室冬季供暖问题,建立合理的模型,为学校冬季供暖如何节约能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彩虹老师在进行《数列知识》教学时,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分期付款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了解不多,通过"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 。

  化学教师郑爱民老师在进行《二氧化硫》一课教学时,引入二氧化硫引起的空气污染和形成酸雨的所带来的危害,以及二氧化硫的来源和如何防治等科技教育内容,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严谨的实验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历史教师刘赋斌老师在进行《民国时期的文化》一课教学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科学家们的材料,拿到课上展示、讨论,把课内和课外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大大提高了科技教育的效果。

  (二)抓好活动课程,做到科技教育"活动化"

  在活动课程中,我们旨在排除以学科成绩为依据的评估模式,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提高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活动当中去,都有实践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此,学校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开设科技活动选修课

  我校开设了与学科课程有关的多门选修课,并将其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三节课后至晚饭前的1个半小时时间为全校科技活动选修课时间。各年级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每门选修课都有课本或材料。现在已形成校本课程的有天文观测、野外观鸟、生物标本制作、无线电技术等多个学科。

  2、建立科技兴趣小组

  我校长年以科技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现有科技兴趣小组20多个,包括:学科竞赛小组、天文观测小组、生物兴趣小组、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陶艺组、扎染组等。这些兴趣小组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每学期按计划进行活动,培养了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1)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小组

  我校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小组一直是学科竞赛活动的龙头,国家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郭志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把讲授的教学内容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用高观点统率而又深入浅出的教学活动,化难为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具体中见抽象,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高、深、难的知识。同时,他根据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都是尖子生这一特点,组织探讨教学,形成多项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优势互补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天文兴趣小组

  我校是北京市天文活动传统校,北京天文馆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天文科技活动已有近20年的历史。多次参加国际以及国内的包括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天文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北京天文馆及北京市天文爱好者举办的重要天象联测活动。同时还承担了紫金山天文台有关流星雨的观测项目。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科学素质,而且寓思想教育于天文科技活动中,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收获。

  (3)生物兴趣小组

  我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李万成老师的指导下,重点开展植物标本制作、动物标本制作(国家允许范围内)、校园植物的鉴定以及野外观鸟等活动。2003年,我校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杨镇一中共同建立了"北京湿地学校",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生物小组的同学多次到湿地进行观鸟、护鸟活动,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在北京地区属于最新发现的鸟类,如白头翁、黑尾妍和宗背伯劳等,经高武教授鉴定,为北京的夏候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但增加了鸟类知识,而且也提高了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计算机兴趣小组

  为培养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我校在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同时,着重对信息科学爱好者进行培养。依托学校良好的硬件环境,计算机小组的同学们进步很快,在冯文科等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在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同学已经达到了初级程序员的水平。

  (5)科技创新小组

  我校的科技创新小组,在李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机器人、车模、无土栽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活动。设计并完成了磁悬浮列车模型、摩天大楼防风系统模型、自动喷泉系统、无土栽培营养液自动循环系统等一批科技小成果。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强化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课程的开设,不但使学生得到发挥特长的机会,而且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学生对科技教育的选择和需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