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能否走出择校困局
近年来,北京小学升初中的择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往常,招生工作尚未开始,许多家长便已为孩子上学东奔西走,有的甚至想方设法迁移户口。在海淀区一所重点学校,竟然有十几名新生的户口登记在同一个地址,而地址是学校附近一个居民楼的厕所。
今年,北京市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小学毕业生逾九万名。4月5日,北京市教委正式下发《2007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意见》,明确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荣誉证书、等级考试证书等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同时要求严格限制跨区择校和二次流动,以遏制不断升温的择校热。
家长:“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校!”
在北京某大学一考点外,许多家长在寒风中等待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孩子。在此参加考试的考生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
与北京市教委小升初新政策颁布时隔一天,西城区“老牌”市级示范学校161中学举行了小升初咨询会。记者看到,现场人声鼎沸,家长提问最多的热点之一就是跨区择校。
家长:“今年会不会招收西城区以外的学生?”
校方:“这个问题现在不好说。从市教委的政策来看,今年对跨区择校的限制比较严格,一切都要等4月中旬西城区教委的政策下来以后,我们才能决定是否会招收外区的孩子。即使招收,留给外区学生的名额也会很少。”
家长:“如果外区的孩子很优秀,会有机会吗?”
校方:“今年市教委是严格禁止入学考试的。外区特别优秀的学生应及时打电话向有关学校咨询。”
家长们的提问急迫而层层深入,校方的回答措词闪烁而留有余地。
咨询会现场共设有五个咨询台,招生老师都声称不接收学生简历。但记者看到,在一个咨询台上已有厚厚的一大摞简历。一位招生老师说:“收了简历也不代表会有入学机会。有些家长强烈要求把孩子的简历放在学校,我们也就只好先收下了。”
为什么选择161中学这样的市重点学校?家长们普遍表示:“当然是学校的师资水平高、升学率高。”更有一些家长把学校前三年的中考率和高考上线率分析得如数家珍。家长们笃定的言辞印证了一位老师的话:“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学校!”
今年最牵动家长神经的是:小升初政策明确规定,坚持免试入学和就近入学原则,所有学校不能通过自行组织的考试或测试录取学生。学生入学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为主要录取依据,不得进行与入学挂钩的考试、测试,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各类荣誉证书和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等证书、证明,并不得以其作为录取的依据。
咨询会上,家长普遍关注小升初入学考试的相关问题。161中学的招生老师反复强调今年不会进行入学考试,这里的“入学考试”被定义为笔试,但不排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也就是面试,因此“学生们一定要勤于复习”。然而,许多家长对市教委有关考试和录取依据的规定仍将信将疑。家长们表示,自己的孩子当然还是奥数、公共英语、荣誉证书一样都不能少。
一个小升初培训机构的网站上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各个学校的招生最新动态,要给学校招生办勤打电话,咨询最新小升初跨区择校事宜。面试是筛选生源的最有效途径,即使不笔试,学校也会以其他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不可掉以轻心……”
校长:“不以证书作为入学参考,那参考什么呢?”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北京小升初政策规定,申请跨区县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年级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就读的小学填写“初中入学登记表”,再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教委办理登记手续,登记后将“初中入学登记表”交回就读的小学,由登记部门所在区县分配入学。跨区县就读须经区县招生部门批准。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在跨区县择校上有了新的措施,“市教委把权力和责任更多地下放到了区县招生部门。”原来只要学校校长点头同意,学校就可以接收学生,而今年则必须经过区县招生部门备案和批准,学生才能跨区县上学。
当然,今年小升初政策的限制还不止于此,更让校长们头疼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录取依据的相关规定。一位示范学校校长对政策公开表示质疑:“不让我们以竞赛成绩和考级作为入学参考,那参考什么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手册的内容太粗略了,学生之间几乎都没有差别,我们收到上千份这样的资料,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选拔学生?”
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对普通学校来说,也许是个利好消息,实现了“生源均衡”,但普通学校的校长对此并不乐观。一所完全靠电脑派位招收学生的普通学校校长认为,如果完全能按新政策做当然是好事,但市教委只出原则、没有解释,让下面的区县教委很难办,估计示范校还会找到新方式挑学生。而今年的北京“小升初”政策中,“原则上”的频繁使用,让校长们似乎有更多的理由观望。
据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一中原校长王晋堂等人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小升初政策大致可划分为统一考试、择校、主导均衡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后,北京小升初最初实行统一考试,重点学校根据分数选拔。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北京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渐次推行。但为了让孩子能进好学校,家长们拼关系、走门子,使出浑身解数,一些重点学校也开始招收择校生和收取择校费。
1996年、1997年,教育部连续两年下发文件,对各地出现的择校乱收费的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北京市也在1998年借鉴香港的做法,将电脑派位引入了小升初。所谓“电脑派位”,就是将一个区域里的学校招生名额都拿出来平均分配。但实施的好景不长,家长不愿孩子进“差校”,重点校不愿要“差生”,在这两种力量难以阻挡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又以适应群众的多种需求开了“择校”的口子,允许学校办英语、数学等实验班,允许学校招收文体、科技等特长生。
于是,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挤进好学校,开始上奥数班、上英语班,上艺术班。每到节假日,家长和孩子们奔波在各种不同的培训班上,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大人孩子疲于奔命不说,关键是,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已经开始侵害到幼小的孩子身上。”一位家长无奈地说。
专家:“同在蓝天下,孩子应享受同样的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所所长杨东平教授公开表示,初中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北京“小升初”择校热的主要原因。北京市教委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对限制跨区、跨片流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发点很好,但能否起到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不得以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录取依据这条就很难操作,一些好学校为了保持优势总要确定自己的选拔标准,而家长也希望孩子能进好学校。只要有学校差异存在,择校的现象就不能根治。”杨东平说,消除择校的关键是大力推动教师和校长资源的流动,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的现状。同时,还应借鉴安徽、江苏等地将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向初中校分配的办法,扩大分配比例和力度。
虽然这两条措施北京从去年开始已逐步推行,但杨东平认为力度太小,尤其是现行示范高中1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的做法,还不足以解决初中校平衡生源的问题。“应该把比例扩大,让更多的一般初中校的优秀学生也有机会进入示范高中。”
一位示范校的资深语文教师认为,择校表面上是家长和学生考虑的学校升学率等因素造成的,实质上择校行为的对象是教育资源。处于相对少数地位的重点校拥有相对多数的优质资源,于是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必然导致择校,择校费的风行又导致教育的腐败,阻碍教育公平。
在去年教育部的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田淑兰回答记者提问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择校问题的核心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均衡发展,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公益性要得到充分展示。
安徽铜陵一度被称为“中国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择校的城市”。铜陵市教委原副主任汪其惠认为,无论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还是定向切块,都不是铜陵的发明。“我们就是按照义务教育法来办,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来办而已,并没有特殊的高招。”有专家认为,铜陵经验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取得了多大成绩,而是当地政府在消除教育不均衡上所表现出的努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