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办公助办学模式 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创新是教育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一部教育发展史,也就是历代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的历史。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教育事业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就会停滞不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渐得到确立,必然给教育带来多元化办学体制。
民办公助这种办学模式和近几年各种民办学校一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创新的结果 ,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回顾与展望
北京三帆中学,是经过北京市教育局批准,西城区教育局直接领导的具有独立法人,独立财经资格,依托北京师大二附中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三帆中学建于是1997年5月。1999年8月与第46中学合并。目前全校共有31个教学班,其中初三8个班,初二11个班,初一12个班,共1168人,全校教职工98人。
三帆中学建校后,既没有完全按民办学校的方式办学,也没有照搬公立学校的模式治校,而是用崭新的办学宗旨 、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重建与管理学校。一切从基础抓起,加强科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各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和社会性的好评。
1.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
(1)三帆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就提出了办学方向;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办成高水平的初级中学,为北京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帆中学从校领导到老师发扬了“奉献、务实”的精神,“争创一流”的群体意识。我们认为,一个学校应当有一种精神。学校的群体精神应当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应代表全校师生的一种进步愿望。而这种群体精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有意识的去教育、引导。因此,三帆中学十分重视坚持正确的 论导向。
两校合并初期:提出“搞好融合,平稳过渡”方针。提倡“三讲”:讲团结协作,讲虚心学习,讲奉献、勤奋。
建校初学校制定了三年规划,一年上一个台阶,坚持“稳定为先,特色为重,质量为本”的办学原则 。
我校提出:以“勤奋、廉洁、奉公”的干风带党风,以“团结、模范、求实”的党风带教风,以“正已、敬业、爱生”的教风带学风,使全校学生形成“勤奋、文明、朴素”的学风。
针对全样职员、工人,我校提出的目标是:振奋精神、勤奋工作;按章办事、尊遵守纪律;勤俭治校、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互相支持。
(2)我校坚持科学办学,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和规章制度,学校已经进入了预定的规范。我校培养目标是:我校的学生经过三年初中阶段的培养应当成为人格发展与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与能力兼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的优秀初中毕业生。
三帆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学,学校的管理有教育和教学两条线。
在教育工作中,抓住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这个有利契机,抓好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利用校园的教育功能,抓好校园、教室环境的优化管理,为当北京市文明校园而努力。
在教学工作中,重点抓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目标要求是:第一、使学生掌握并理解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能自行总结构建所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基础扎实。第二、比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有所扩展,有较丰富的课外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现状,关注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第三、使学生会自学,善表达,巧思维,敢创造。
主要措施是“第一、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贯彻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针,课堂教学实行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第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及时反馈,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备课,认真做好提高、补差,做好分层次教学。第三、各学科确立目标检测手段,认真落实目标要求。第四、积极开展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研究表明,民办学校的管理,靠的是运行机制,因此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我校建立健全了以下规章制度: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校产管理制度;教学工作制度;德育教育制度;教师聘任与人事制度;职工考核与分配制度;会议汇报制度等等。几十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各种管理工作,理顺了各种关系,规范了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法治校,照章办事,从严要求,令行禁止,使学校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秩序地协调运行,从而产生了良好效果。
2.精心培养高素质的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办好学校的关键。目前学校共有教师78人,教师来源于北京师大二附中和46中,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2人,西城区学科带头人4人。我校首先抓好师德建设,通过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落实行为规范,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学校对教师提出如下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第三、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第四、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2)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努力抓好教研组建设
目前学校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理科、体音美六个教研组,组长均是二附中选派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首先抓组风的建设。语文组提出:“团结,严谨,敬业”。数学组提出:“尊敬老教师,爱护培养青年教师”。外语组提出:“争创一流外语组”。理科组提出:“道德堪为学生的楷模,言行堪为学生的榜样”。文科组提出:“教师着装要相素大方,处处做到为人师表”。体音美组提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其次,积极开展上好公开课、研究课活动,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学校提出了听课的三条标准:第一、看学生思维活动的程度。第二、看是否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第三、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好。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学校制定了奖励条例。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三帆中学十分重视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教师队伍实现了老中青的最佳结合。老教师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思想稳定。中青年教师知识新,观念新,有朝气,精力旺盛,后劲足,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目前我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0%以上,他们98%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业务底子好,但教学经验不足。于是,学校开展了拜师活动。青年教师既有教学师傅,又有班主任师傅,师徒关系定为二年。具体要求是,第一年掌握教学的基本要领。第二年写出具有启发式的教案,能够利用双向细目表出一份考题,学校请专家进行评审。
对于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教师,学校开展班主任培训,提高教育水平。两年来,整去队伍敬业爱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为学校工作的开展及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3.积极治理校容校貌,不断改进办学条件
三帆中学是一所民办公助学校,但经费受国家的严格控制,每学年每人收费仅5000元,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首先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办公条件,上规模,上档次。从1999年暑期开始,学校先后投资三百二十多万元维修教学楼和实验楼;为各教室配电视机、录像机、投影机;改造了两个物理实验室,两个生物实验室并改造了操场;建成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购进设备和图书、杂志,学校还为各教研组配备了计算机,购买了喷墨打印机。
学校下一阶段将改造两个化学实验室;更换教学楼、实验楼的窗户;;建设闭路电视转播系统,小演播室;明年春天绿化美化校园。随着操场的改建,更新体育器材,建造器材室。从长远目标来看,学校还将计划建造图书馆,综合楼内有: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共2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六百万元。
这些基础设施的整修、改造和新建使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明亮、干净、整齐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教育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4.取得初步成绩,努力办出特色
高品位的学校必须办出特色。如果把办学质量比做高品位学校的皇冠,那么,特色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如果说学校没有质量就不能生存,那么,学校没有特色就黯然失色不能发展。一所学校要在社会上立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具有特色。三帆中学就是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创名牌。
建校两年来,已经显现我校的教学水平。1999年北京市初一迎春杯数字竞赛,我校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8人获三等奖。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1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
数学、语文、外语等主要学科,已经得到北京市教研部,西城区教研中心领导的支持,开展新教材的实验,我校正在成为北京市教材改革实验基地。
我校积级开设活动课程,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倡导以自主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北京市、西城区大力推进的教改实验。
认真实施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开展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是当前三帆中学迫切的工作。为此,学校成立德育研究小组和初中教学研究小组。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为办好三帆献计献策。
回顾既往是为了开拓未来。过去的两年,仅仅是三帆中学的一个序幕。展望前程,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借鉴本民族历史上和现代的教育理论,还要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以分析、研究和整理,融会贯通。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理顺关系,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调整充实干部、教师队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让我们满怀信心的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心同德,共同创造三帆学校美好的明天。希望之光将照耀着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三帆人。
二、对民办公助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1.关于现实意义的分析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结构需要调整和完善,教育体制的结构同样需要调整和完善,尽快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办学,各种不同类型学校并存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推向21世纪,它的现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吸收社会资金扩大教育资源增量,改变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过低的现状
我国教育经费在近几十年内有了显著的增长,但财政性教育支出中,基础教育投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教育总投入中比例一直偏低。按“八五”全国教育经费收支概述中指出的,若中小学人均教育经费达不到120美元,约合2210亿元,基础教育的发展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要解决基础教育2210亿元的投资,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开辟多种渠道,以充分挖掘和吸纳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因“民办公助”制学校的教育事业费和日常运行所需经费,由承办者而不是由政府筹集,从而“民办公助”式办学成为重要渠道之一。
(2)民办公助学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民办公助学校具有办学自主权,学校具有经济实力和社会支持力,学校教师参与工作和改革的积极性高,竞争意识强,这些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民办公助学校依托重点中学,充分利用了重点校的条件和办学优势,由于教师主要是重点校选派的,因此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整体素质好、水平高,为高质量办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民办公助学校的校舍是由政府提供的,使得办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收入的资金可以马上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中来。
总之,民办公助学校在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情况下,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3)满足社会“按需要自己选择学校”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善。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到5万亿元以上。这就为投资办学,拿钱上学提供了现时的可能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普通家庭的文化消费观念和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接受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已渐渐成为普通家庭的重要自主消费观念和行为,即自主择校。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十分有限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先配置给重点中学,这些学校校园面积、教育经费、教师质量、学生质量都远远优于其它学校从而使得“就近分配入学”事实上是不平等到的。这一年来北京市重点中学将办成高中示范校,取消初中,同时民办公助学校依托重点中学来办学,家长十分愿意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因此“民办公助”学校就具有这样的现实意义。
2.发展前景分析
“民办公助”制学校的发展前景是令人乐观的。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条件下,接受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已渐渐成为普通家庭的重要自主消费观念和行为。“民办公助”制学校拥有广泛的社会市场价值取向和较高的社会承爱能力,拥有较大的社会市场潜力,它能够激活、发掘和获取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和支持。但是要获得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民办学校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它具有灵活、精干、高效的特点,假如我们仍然沿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观念,对民办学校处处指手划脚,那么民办学校不再是“民办”,目前“政府干涉过多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学校自主办学。”因此,有必要弱化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加强法制、政策和教育方针贯彻等方面的管理,保护学校内部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应当立足于完全自筹,量力而行,学费标准应随市场浮动价格自行掌握。学校办学条件好,有成果,家长就愿意来,学校办的差,老百姓不来。如果来人很多,价钱却不能提高,这是对劳动的忽视。因此,国家不必为此做出硬性规定,可以有个上限,上下浮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审计经费的收入、支出和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确保学校的全部收入和资产,用于维持和发展自身的教育事业。
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按照上级的督导标准,学校不可能有特色。要创特色,可以搞一些基础板块,其它允许学校自主。要形成特色,离不开课程效率。减少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增长率加学校有特色的课程,让学校可以有比较多的相对办学自主权。